Categories: 未分類

繁華盛景憶往日 長安東西路百年變遷史

發稿單位:公園大地科
發稿日期:110年 8月29日
新聞連絡人:劉玉華
業務連絡人:洪燕萍
連絡電話:2725-6762
繁華盛景憶往日 長安東西路百年變遷史

 

  站在中山北路一段上,以此為界往東為長安東路,往西為長安西路。長安西路以淡水河側的環河北路為始到中山北路,長安東路則以中山北路為始點到新生北路,向東與八德路二段相接。「千秋街」、「建成街」是長安西路的舊稱,「四條通」則是長安東路舊稱,當時是大正町最寬的一條,亦是臺北市的金融政治重心,政府高級官員及各行庫總經理、重要行員都曾居住在這一帶高級住宅區。隨著歷史的推進,長安東西路均經過數次改造、拓寬及展延,歷經超過一世紀的變遷。
  長安西路39號,現是「臺北當代藝術館」及「建成國中」的所在地。「當代藝術館」原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廳舊址,而其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臺北廳臺北詔安尋常小學校」,校舍是1921年由臺灣總督府所興建,主要採用紅磚與木材二種材料,建築風格包含「英格蘭磚造建築」與「古典建築」元素。1922年改名為「建成小學校」(けんせいしょうがっこうKensei Shōgakkō),全名為「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八所小學校之一,該校是專門為臺北城內與大稻埕一帶的日籍學童所設,其建築與校園規模均比一般公學校要大一些,1940年後改稱「建成國民學校」。
  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數十萬日籍人士及其家眷返日,此座原為日籍學童就讀的學校則形同廢校,彼時新成立的臺北市政府,原欲以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設立的市政中心「臺北市役所」做為辦公場所,但因省政府需用,臺北市役所成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後來的行政院中央大樓), 臺北市政府則入駐建成小學校校舍。
  1950年起,臺灣少見的市徽標誌鑲在臺北市政府舊址(建成小學校校舍)的鐘樓上。不過,舊址 2000年整建時,順道拆除了鐘樓上的臺北市徽。其內部結構,在中央入口大廳為挑高屋頂,二樓集會堂的空間跨度相當大,內部走廊與外窗均作弧拱狀,是當時臺灣磚造建築常見的結構。1950年時增建突出方亭後,就未再增建了,此建物規模大抵定型。後來因為臺北市政府組織編制日漸擴大,舊址己不敷使用,故1994年市政府從該舊址遷至信義區新落成的臺北市市政大樓使用迄今。
  1996年,閒置的市政府舊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展開修復整建。而1990年位於華陰街(舊址附近)的建成國中校地因臺北市政府辦理臺北轉運站BOT案,而面臨廢校爭議,經過學校努力爭取與協調後,臺北市政府允諾撥用舊址的兩翼部分作為建成國中校舍。故2001年整建後舊廈建物分為兩部分來使用,正面建築物及集會堂部分,成為臺北當代藝術館(原取名為「臺北第二美術館」),兩翼建物及其周圍空地則成為臺北市建成國中的教室用地,這也是全臺灣唯一學校與美術館使用共同建物的例子,而從建成國中是無法進入當代藝術館的喔。
  往東行,來到長安西路15號的「中山茶書院」和「中山藏藝所」,該處於1921年臺灣日治時期興建,為兩層樓磚造建築,日治時期是臺北州地方政府公設的「職業介紹所」,戰後轉為臺北市公共衛生執行場所 ,時稱「臺北市衛生院」,之後更名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一直使用至1994年,隨著臺北市政府搬遷到市府路一號而遷出,因建築極具保存價值,被公告為市定古蹟。
  該建物2000年轉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管理,三年後於此成立身心障會館,提供身障者活動交流。一直到 2015 年,社會局委託喜憨兒基金會經營及規劃利用,2017年替建物重新命名、定位與宣傳,讓歷史古蹟以另一種風貌呈現在大家眼前。該棟建築設計採折衷主義,外觀是簡潔的現代建築,但其木窗、橫帶的裝飾卻擁有古典意味,整體建築表現出1930年代的歐風氣息。此外,在建築內部其樑柱、樓梯等結構採用原木打造,讓迴廊與走道的內部裝潢呈現另一番典雅風味。
  「中山市場」位於長安西路3號,設立於西元1917年(大正6年) ,是臺北市少數自日治時期興建的傳統市場,因位於御成町二丁目故名為「御成町市場」,又於昭和時期改名「昭安市場」。市場原始為一座典雅木造建築,歷經改建又因位於中山區中山北路旁 ,遂於1961年更名「中山市場」,直到1981年再改建為大樓。
  中山市場於1984年落成啟用開業迄今。市場1樓為賣場,2樓原本規畫為菜市場,但因來設攤鋪的數量不多,大都集中於1樓營業,故後來2樓以上則規劃為市府的其他所屬單位來使用。現今中山市場歷史超過百年,一世紀的歲月經過多次改建,又於2011年底經歷一場火災,卻仍不影響市場生意,裡面迄今仍有許多超人氣的美食名攤。
  中山市場對面的長安西路2號為滿樂門,日治時期正位於「四條通」上,這棟有著巴洛克風格的紅磚樓,是一幢美麗的老建築,建於1920年左右,第一代主人於此處營業,後來賣給了日治時代有名的生意人林根籐,開了一間和發食品行,專賣日本進口巧克力和餅乾,是當時臺北城有名的高級零食店。後來,因林家投資失敗,這間建物轉了幾手,多年無人入住,年久失修,荒廢殘破。一直到2003年,企業家曾朝滿將它買下,並費心從臺南請來有60年古蹟修復經驗的老師傅及其團隊,用最好的檜木、保留原本的圓形磚,以及一片塗糯米、烏糖汁的三合土牆,耗費8個月時間進行修復,最後終於讓老屋回復往日風華,為慶賀老屋的重生,曾朝滿為它取了個充滿意義的英文名字「Monument」(中文意思”紀念碑”),讓這棟充滿紀念意義的建築物在命名上展露無遺,中文音譯滿樂門。其古色古香的外觀配上濃濃懷舊的名字,拱形騎樓可見柳安木天花板及支撐的長條杉木木樁,也兼具實用性及裝飾性,常常吸引過往的行人駐足欣賞。
  故蔣經國先生官舍位於長安東路一段18號,可以說是蔣經國先生來臺以後的第一個官舍。早先,這棟日式房舍原是華南銀行董事長的宿舍,後來總統府徵用後,就作為蔣經國先生一家人住的官舍。在日治時期,臺北市的一條通到十條通,可以說是日本高級官員的豪華住宅區,光復以後這一帶還是優雅的高級住宅區。蔣宅正位於當時的四條通,建築是日式平房,整體結構呈一個「L」型並附有一個大庭院。1969年因長安東路要拓寬,而此棟日式宿舍也被拆除,而蔣經國先生一家人也遷至七海寓所,現址是一座大型商業大樓,已不復見當時景像。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座落在長安東路一段與林森北路交叉口,日治時期正位於「大正町」,因此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原名為「聖公會大正町教會」,教堂於1937年正式落成並啟用。在此之前約1930年代中期,長老教會原以民房充當教堂,之後決定於原址興建新教堂,資金方面則由當地臺籍基督徒與日籍基督徒合力籌募,也因興建資金為臺日基督徒共同籌募,所以成為臺灣首座臺日二方的基督徒可以共同做禮拜的教堂。該教堂是一座三層樓建築物,外觀以褐色洗石子搭配白色牆面,鐘樓屋頂採用淺藍色加上同色十字架,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它也因莊嚴典雅的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而聞名。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教堂」的方位是採坐西朝東,建築結構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與木屋架混合構成,屋內的懸挑式英國椽尾屋架支撐(Hammer-beam)承載屋面,形成寬闊的禮拜堂,教堂外觀牆體為磚造,外表粉刷水泥漆,再佐以洗石子做為外飾,作工十分精緻。此教堂具有三層樓的尖塔、鐘樓,搭配彩繪玻璃窗,教堂中,左為司會,右為證道的配置方式,均與全世界聖公會教堂的特色相同。1996年,臺北市政府因為其建築的重要性,而指定為市定古蹟。而教堂也因為長安東路的拓寬,土地被徵收,導致現存的教堂土地已不似以往寬闊,長安東路也由日治時期的四條通變成了交通要道,但教堂仍莊嚴地佇立在此,看著周圍物換星移。
  長安東路二段141號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簡稱「中山女高」,早期在聯招時期,是女生志願前三名的學校,而這座歷史悠久的學校前身,是1897年日本政府設置於士林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女子分教場」,隔年因依據「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規程」將第一附屬女子分教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國 (日) 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教學內容以技藝為主,包括:日語、造花、編織和裁縫,故當時又稱為「士林女子學校」,開啟了當時台灣女子技藝教育的篇章。到了1902年,該校又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國(日)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是日本政府提供臺籍女子唯一的公立「高等教育」學校,1908年遷至「艋舺公學校」(即現今老松國小),後於1910年更名為「臺灣總督府國 (日)語學校附屬女學校」,而1915年又再度遷移至當時的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的後菜園,自此終於建置了完整且獨立的校舍。
  1919年1月「臺灣教育令」頒布,將原有校名從「臺灣總督府國 (日) 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更改為「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級普通學校」,實施臺灣女子高等普通教育,目的是為養成婦德及教授生活知識與技能,更附設全臺唯一的女子師範科,提供女子教育員培訓功能。1922年,因日本政府再次公布新的「臺灣教育令」,再次改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採四年制培育國小師資,教學內容也修正成與在臺日人女子一樣。1936年決定從西門後菜園遷移至朱厝崙附近(即現址)重建現代化鋼筋混凝土式的校舍。
  臺灣光復後,校名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高級中學」,1967因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該校因此更名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歷經百年文化薰陶,中山女高也培育出不少傑出校友,包含總統蔡英文、名主持人陶晶瑩、金鐘獎新聞節目主持人方念華及演員吳蒨蓮…等不勝枚舉。
  長安東西路有一部分路段,位於舊臺北城內及日治時期大正町,蘊藏豐富的歷史故事及特殊時空背景,歡迎您來這裡,遙想它當年的風華絶代,細賞尚存的古蹟建築物,再一次感受臺北市的無聲變遷。
臺北地名小科普:

 

大正街(後來改成大正町)是日治時期的都市開發案,一至十條通均位於此開發案內,後來大正街改為大正町,町內巷道如下:
一條通(市民大道二段)
二條通(中山北路一段33巷)
三條通(中山北路一段53巷及林森北路67巷)
四條通(長安東路一段)
五條通(中山北路一段83巷及林森北路85巷)
六條通(中山北路一段105巷及林森北路107巷)
七條通(中山北路一段121巷及林森北路119巷)
八條通(中山北路一段135巷及林森北路133巷)
九條通(林森北路138巷及145巷)
十條通(今已成為南京東路而不存在)
leo

Share
Published by
leo

Recent Posts

出席慶祝黃埔百年全民國防嘉年華 蔣萬安:感謝國軍弟兄為國奉獻心力、祝福黃埔建軍建校100周年生日快樂

臺北市長蔣萬安2日出席「慶祝黃埔百年全民國防嘉年華」,表達對於參與活動的軍職退伍前輩、年輕的國軍弟們保衛國家的感謝。他表示,臺北市的救災工作有賴國軍弟兄的大力協助,他要對國軍弟兄的努力付出致上最高的敬意,並祝福黃埔建軍建校100周年生日快樂!另外,他在抵達活動現場時,也向主辦方關心活動意外受輕傷的參與者狀況。蔣萬安表示,今天很高興參與全民國防嘉年華,慶祝黃埔建軍建校100周年活動,在這重要的時刻,他首先要向所有前輩,表達最高的敬意。民國13年黃埔建校至今100年,一路走來,歷經許多重要的戰役,謝謝大家成為守衛中華民國最堅實的後盾。他也感謝參與活動的前輩們,在年輕時沒有私心,無私的奉獻給國家社會,即便退休之後,依舊關心國家的發展,投入在各項社會公益、給予政府各項的建言。蔣萬安表示,他去(112)年參加俞大維先生紀念特展,在特展中寫下了「捍衛民主、追求和平」,這也是大家堅定不移的理念,黃埔的精神就是「犧牲、團結、負責」,所以他相信,持續秉持這樣理念,堅定地捍衛中華民國。他最後再次感謝國軍弟兄,每當北市每遇到地震等各項重大災害,國軍弟兄永遠會在第一時間投入救災搶救;身為臺北市長,他也會秉持這樣的精神,為市民朋友、這座城市打拼!

3 hours ago

蔣萬安出席臺北市公民養成高中職推廣教育課程提案交流論壇 鼓勵同學大膽去想、勇敢去規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日出席2024臺北市公民養成高中職推廣教育課程提案交流論壇,逐一聆聽同學們的提案,並與專家學者共同擔任「冠軍爭霸賽」評審。蔣萬安致詞時表示,臺北市推動參與預算是全國最具制度化,而且最全面的一個縣市,他除了讚揚同學們的提案都很有創意,令他驚豔,也鼓勵同學們,要大膽的去想、勇敢的去做規劃,而針對可行性較高的提案,經過市府再細緻的研擬就可以在臺北實現。蔣萬安表示,臺北市參與式預算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邁入第十年,可以說是十年有成,是全國最具制度化,而且最全面的一個縣市。他特別提到昨(1)日是青年局正式成立的日子,未來青年局不只協助年輕朋友在居住、職涯規劃、國際交流方面,更著重公共參與的領域,未來青年局會配合相關單位來持續推動,協助同學們可以提出好的方案。蔣萬安肯定同學們的提案非常精彩、非常有創意,能針對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問題來提出解方。他發現各項提案內容中,有兩個領域是受不少同學們共同關注的,一個是希望搭乘公車體驗能夠改進,包括搭乘的舒適度、支付的方式,還有同學提出未來按鈴同時直接扣款等;另外一個領域,就是不希望吸到二手菸的提案,目前法規沒有規範戶外空間不得吸菸,所以有幾個同學提了關於吸菸室專設等各種方式,希望減少一般民眾或是同學在路途期間,可能不得不聞到菸味、看到亂丟菸蒂的狀況。針對冠軍爭霸賽的五個提案,包括大同高中「微風酒徑醉夢之巷」、「大意了沒有傘」、明倫高中「大同Follow me」、中山女中「山山來遲—探索城市之美」、大直高中「舊兒童樂園時光之旅—復甦與啟新計畫」,蔣萬安請相關局處及區長等各單位可以好好思考,未來落實在市政的可能性。他分享去年建國中學同學所提出的共享雨傘這個概念,如今在全臺北市總共有100多個捷運站,有266個租借點已經正在進行。蔣萬安鼓勵同學們,要大膽的去想、勇敢的去做規劃。雖然他上午聽到一項預算高達2.5億的同學提案,開完笑地表示「你們也真的很敢」,不過他強調,如果可以真的解決市政問題,市府都非常願意研究、甚至落實。

3 hours ago

北市青年局開張 力推青職斜槓商店試營運 週末親子體驗人潮爆滿

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正式成立首日,推出「青職斜槓商店試營運」,在青年局大樓提供展示空間,為斜槓青年打造手作商品或服務的「實證場域」。試營運先邀請5組青年團隊向蔣萬安市長、殷瑋局長及在場貴賓介紹斜槓品牌理念及所關注的議題,並在開幕茶會後,隨即展開第一場親子體驗活動,現場人氣爆棚,讓青年局二樓空間爆滿。    青年局長殷瑋表示,臺北市是一座多元的城市,有非常多充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city makers」,多重身分、跨領域斜槓及多元技能發展,已成職涯新趨勢。為支持青年多元職涯發展,鼓勵青年持續以斜槓身分關注城市議題並展開行動,青年局推出「青年斜槓商店實驗計畫」。青職斜槓商店試營運期間,也就是在6月1日到6月30日之間的假日,將以木作攤車及綠色手作活動為主題,結合青年局場館的假日親子人潮,讓青年提倡的城市議題及所經營的品牌,獲得曝光機會,也透過斜槓青年的行動推展,多元職能發展進行培力。    此次參與試營運的青年團隊包括長期關注環保教育和永續生活的「都市蚓農」、以社宅青創戶發跡,在推廣都會農園的「好森創造力無限」、關注都市農耕、綠色照顧、食農教育等主題的「共耕食代」、由從服裝設計師轉職為社區工作者的「荒野小飛魚」、關注社會標籤議題、強調沒有什麼事不能嘗試的「無所事試工作室」;一共5組團隊以綠生活及城市共融為主題,向蔣市長說明他們的品牌理念,並體驗青職商店開發的各項商品;蔣市長相當佩服現代年輕人跳脫框架的各項創意及嘗試解決社會議題的熱情,期待未來青年局持續號召斜槓青年,透過創意行動為這群青年夥伴開創更多機會,一起為臺北市注入年輕活力。     青年局指出,6月週末期間青職斜槓商店試營運持續推出「植物蝶谷巴特」(6/15,下午2點)、「植物拓印」(6/22,下午2點)、「漂浮水草瓶」(6/29,下午2點)3場手作體驗活動,地點都在青年局大樓(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的二樓,由各有所長的斜槓青年帶領大家認識生活周遭的植物以及迷你水中世界,還要讓大家體驗手作的溫度及創作的樂趣,活動名額有限,免費報名參加,歡迎有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到台北市青年局參與共創!聯絡人:臺北市政府青年局 楊銘澤 0928-531398「荒野小飛魚」向蔣萬安市長說明品牌理念「無所事試工作室」介紹展示商品親子體驗活動人潮踴躍蔣萬安市長、殷瑋局長與5組青職團隊合照歡迎前來青年局參與親子體驗手作活動

3 hours ago

青創好時光手作市集登場 都發局領跑 青年局「赴市」接棒

臺北市政府青年局甫於1日上午正式成立,局長殷瑋下午立即「赴市」(閩南語,意即趕上市集)前往南港瓶蓋工廠,與都市發展局王玉芬局長共同出席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創團隊所舉辦的「青創好時光手作市集」活動,向社宅青創夥伴請益,期盼接棒社宅青創政策後,能在既有政策基礎上,提供更完善服務,透過與青年交流與互動,激盪多彩火花,共創豐富的社區生活。青年局長殷瑋致詞時,首先感謝都發局的邀請與青創夥伴的熱情,攜手青年局辦理此次活動,也特別向社宅青創這個政策致上敬意,因為,「建築能讓城市變得宏大,但只有日常生活的互動,文化與人際的積累,才能讓城市變得偉大。」殷瑋局長表示,「有好的青年,才有好的社區;有好的社區,才有好的城市」。他接著指出,都發局王玉芬局長在致詞時動容流淚,是因為都發局為社宅青創政策付出多年努力,也與社區建立起深厚情誼;如今這麼棒的政策要交給青年局,是青年局的榮幸,會全力以赴,成為青創戶的夥伴,不辜負這份期待與使命,不只承接,還要發揚,和所有夥伴一同前進。對於手作市集活動,殷瑋局長也表示,過往的市集是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如今的市集已是為生活增添美感的體驗場合,帶來互動、氛圍與可能性;就像社宅不只是提供居住的物理空間,也營造成社區與文化生活的基體一樣。殷瑋局長並表示,青創戶常被稱為「10%的力量」,事實上不只是10%,而是加上100%的熱情與創意,打造100%的美好。都發局表示,東明社宅去年舉辦的手作市集活動獲得熱烈回響,今年再次集結10處社宅青創夥伴,並攜手將接棒社宅青創政策的青年局,以「手作」做為主題舉辦跨基地活動,希望透過市集互動讓更多市民朋友認識臺北社宅,也希望讓想投身青創回饋計畫的朋友,可以近距離了解社區營造及青創回饋活動,期盼青年局接棒後延續再創「好住宅、好厝邊、好生活」新高度。活動現場,殷局長與都發局王局長也走進市集與社宅青創夥伴互動,傾聽與學習青創戶的專業、熱情、手藝與對生活的看法,並一同體驗木作小木椅、療癒香草茶包、香草鹽、調製香水、永生花擴香石等手作小物;也參與親子互動小遊戲,與社宅青創夥伴以及市民朋友同樂。 聯絡人:臺北市政府青年局 雷思庭 0919-295206

3 hours ago

校園通職場 畢業即就業 北市企業徵才954個工作機會

  驪歌初動,喜迎飛離校園的莘莘學子快速投入職場,臺北市就業服務處各就服站本週邀集25家企業於就服站舉辦現場徵才活動,共釋出954個工作機會,職缺多元,歡迎社會新鮮人、求職、轉職、銀髮族、二度就業者,親臨臺北市各就業服務站參加徵才活動。  本週徵才廠商有台灣松本清、特力屋、荷蘭商愛特思(ZARA)、台灣屈臣氏、台灣無印良品、統一超商、新光三越百貨、三商家購(美廉社)、全家便利商店、新加坡商傲勝全球(OSIM)、和德昌(麥當勞)、酣亭、欣來(新大戈壁蒙古烤肉)、安馨居家長照機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忠孝居家長照機構、瑞兆居家長照機構、愛關懷居家長照機構、群創能源科技、微笑單車(YouBike)、威合、台灣順豐速運、台灣聯通停車場、錢櫃企業、六福開發(台北六福萬怡酒店),共25家企業。  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本週徵才高薪排行榜首推「新加坡商傲勝全球(OSIM)」銷售人員月薪上看70K(獎金另計);「台灣順豐速運」收派員高薪64K;「欣來(新大戈壁蒙古烤肉)」中餐廚師高薪60K;「六福開發(台北六福萬怡酒店)」餐廳副理高薪也有60K。  綠能產業「群創能源科技」釋出電銷專員(工作地:台北),學歷不限,透過電話行銷,開拓客源;業務專員(工作地:宜蘭)針對太陽能潛在案場(屋頂型)業務推展,工廠、畜舍等進行陌生拜訪及開發,歡迎具環保意識、有企圖心、想挑戰高薪的求職者前來投件。為了持續精進調度效率,「微笑單車」將在6月4日於內湖就服站、6月6日於信義就服站、6月7日於景美就服站擴大招募調度人員。調度早/晚班月薪34K起、夜班40K起,調度計時人員起薪190元,最高225元,除加班費另計外,還享油資補助及外勤獎勵等,工作簡易,不拘學、經歷,只需具備機車或汽車駕照,想卡位離家近的工作機會的朋友們,要搶要快!  徵才企業中,「六福開發(台北六福萬怡酒店)」為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品牌,座落南港四鐵共構建築黃金地段上,釋出111個工作機會,正職薪資32K起薪。「和德昌(麥當勞)」釋出正職職缺(免經驗),並祭出優於勞基法之休假制度,如第一年最多享有10天預休假加7天家庭日,服務滿10年獲得付薪八週特休假期,大夜時段出勤另給予津貼。應徵計時人員可選工作地點,薪水每個月分兩次領,同樣地大夜時段出勤享夜班津貼每小時加發55-95元;如為在學大學生尚可申請在學助學獎金,寒暑假返鄉調店工作。  就服處指出,本週「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職缺薪資為「錢櫃(忠孝店)」中班服務生42.5K、夜班服務生37.5K、時薪人員183-203元。「六福開發(台北六福萬怡酒店)」房務員35K-50K、餐廳服務人員32K-38K。民眾經就服站專案推介錄用後,除了原有薪資外,最長可領12個月之「專案缺工就業獎勵」(一般身分失業勞工全職每月6,000元;中高齡等特定對象失業勞工全職每月1萬元、部分工時每月5,000元),有意從事旅宿餐飲業的朋友們,今年6月30日截止日期前請把握此加薪大好機會!  就服處強調,本週現場徵才活動地點,6月3日在景美站舉辦,6月4日在北投站、內湖站舉辦,6月6日在信義站、艋舺站、南港東明青銀站舉辦,6月7日在景美站站、西門舉辦,活動時間皆為下午2至4時。勞動局篩選之優質廠商,本年度在本市皆無發生重大勞資爭議、違反勞動法令且情節重大,或發生無薪假等狀況,求職朋友可放心面試。  就業媒合服務完全免費,參加即可面試!活動相關訊息請洽台北就業大補帖(OKWORK)網站,查詢徵才活動行事曆或電詢就業服務專線02-23085231。徵才活動一覽表.pdf

3 hours ago

文山兩遊戲場完成改造 新遊具吸引大小朋友同樂

發稿單位:公園處發稿日期:113年6月2日發稿時間:09:30新聞聯絡人:劉玉華聯絡電話:0928-880031承辦聯絡人:莊國境聯絡電話:02-2783-4988 文山兩遊戲場完成改造  新遊具吸引大小朋友同樂  文山區景華公園和樟新公園近期新增多項新遊戲器材,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更豐富多彩的休閒娛樂選擇。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景華公園今年正式啟用全新遊戲設施,7公尺的消防塔主題造型,包括攀爬繩、攀岩塊、滑梯、滑桿等,可爬高遠眺、上下立體穿行,玩法豐富多樣,此外,遊樂場內還設有鞦韆、旋轉遊具等設施,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孩童遊玩,吸引了許多家庭和孩童前來體驗。這些新遊具不僅增加了公園的娛樂性,還提供孩子們一個健康、可以施展手腳的戶外活動場所。 另外,樟新公園近期也增添新的遊戲設施,其中包括滑梯、攀爬架、蹺蹺板和體健設施等,為周邊居民和遊客帶來更多的娛樂選擇。樟新公園一直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休閒場所,增添的嶄新遊戲設施將進一步吸引更多民眾前來遊憩。 公園處呼籲,民眾在使用遊樂器材時注意安全,並遵守相關規定,共同維護遊樂場的整潔與安全。歡迎市民和遊客前來景華公園和樟新公園,體驗這些全新的遊戲器材,享受愉快的休閒時光!

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