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捷運熱情響應「看棒球搭捷運」 邀請民眾搭乘彩繪列車 揮出漂亮全壘打

大巨蛋,我們來了!臺北捷運歡慶大巨蛋啟用,即日起在板南線及文湖線搶先推出「看棒球搭捷運」彩繪列車,隨著開打日接近,2日開始,鄰近大巨蛋的國父紀念館站,將變身為棒球主題車站,周邊包含藍、紅、綠線的7個車站,將推出「大巨蛋紀念章戳」,敬請拭目以待。

臺北捷運呼籲大家「看棒球搭捷運」,讓棒球熱襲捲2023年冬天,一口氣推出3部彩繪列車,文湖線將有1列車外觀以紅色為基底,加上棒球、球棒、手套等元素妝點,搭配選手的英姿颯颯;板南線則安排2列車,車廂內部變身為棒球場,將投手丘、打擊區設置在此,捷運列車載運的每位旅客,都是最優秀的打擊者,面對生活所投出的各種變化球,都能隨時應戰,揮出漂亮全壘打! 

臺北捷運致力推行ESG,透過官方臉書、App抽獎、設置ESG彩繪列車等方式,將永續發展、淨零排放的概念向民眾推廣,使用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或共享運具穿梭都市,更是最貼近生活的減碳行為。臺北捷運邀請大家「看棒球搭捷運」,一起用滿腔熱情與環保行動替中華隊加油響應! 

為了紀念大巨蛋啟用,12月2日起臺北捷運在大巨蛋周邊7站放置「大巨蛋紀念章戳」,歡迎民眾到市政府站、國父紀念館站、忠孝敦化站、忠孝復興站、臺北101/世貿站、南京三民站、信義安和7個車站蒐集專屬紀念章,各站印泥亦配合捷運路線色,有藍色、紅色、綠色三種,轉乘車站印泥顏色則為黑色,為集章增添趣味。

「大巨蛋紀念章戳」以大巨蛋為設計主體,右上為代表臺北意象代表的101大樓及國際矚目的跨年煙火秀,左側則由中華隊好手,身著CT(Chinese Taipei)縮寫的棒球服及棒球帽;章戳下半部則由捷運列車緊密圍繞大巨蛋,象徵臺北捷運串起彼此間距離,綠色運輸與生活密不可分。

相關資訊可洽本公司24小時客服專線:(02)218-12345,或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或瀏覽本公司網站(https://www.metro.taipei/)。

  • 照片1
  • 照片2
  • 照片3
  • 照片4
  • 照片5
  • 照片6
  • 照片7
  • 照片8

內湖污水處理廠UF超過濾 再生水產量加倍

  • 發稿單位:內湖污水處理廠
  • 發稿日期:112年11月30日
  • 新聞聯絡人:林子筠
  • 聯絡電話:0963568252
  • 業務聯絡人:高淑惠廠長
  • 聯絡電話:0921882346

臺北市民每日產生的生活污水,在經過衛工處所轄迪化及內湖兩座污水處理廠重重處理關卡後,會產生可以再使用的回收水,不僅可供廠區內部使用,也免費開放外界免費取用。截至10月底,今(112)年回收水使用量逾340萬噸,相當於1,360座國際標準游泳池的水量,近期更將UF(超過濾)之再生水產量加倍。

內湖污水處理廠長高淑惠表示,內湖廠每日處理20萬噸來自內湖、松山、中山及汐止等地區的生活污水,經過內湖廠處理後加氯消毒放流至基隆河可補充基流量,部份放流水則經再過濾作為回收水再利用,設計量為每日2萬噸,廠內有機械過濾及UF超過濾二套系統,近期完成提升UF系統產量,從200CMD提高至500CMD,目前廠內沖廁、除臭系統、機械軸封水等都使用再生水,力行節水政策。

衛工處進一步說明,目前正全力優化內湖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取用系統,廠內除了產能增加外,亦針對取水系統進行修繕,提供更優質的再生水給外部取用。另衛工處定期舉辦回收水推廣說明會,今年於11月8日在內湖污水處理廠舉辦「推廣本處迪化及內湖污水處理回收水使用說明會」,邀請各機關單位、公會、民間單位等,宣導需求及解答使用者疑慮,由處理廠內本身使用做起,採「由公而私,從內而外」,在推廣上更具說服力,與會人員反應十分熱烈,共同節約水資源,達到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目標。

  • 內湖污水處理廠免費提供外界取用再生水及回收水
  • 內湖污水處理廠 UF系統產製再生水
  • 112年11月8日「推廣本處迪化及內湖污水處理回收水使用說明會」
  • 112年11月8日「推廣本處迪化及內湖污水處理回收水使用說明會」

職能學院汽車板噴修護班學員結訓 展現行業熱情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長期致力於培育職場人才,幫助學員獲得進入各行業的機會。在受訓期間,學員通過專業學習、實作和職場適應實習,充分掌握該行業的基本技能。職能學院的汽車板噴修護課程一直受到業界的高度評價,課程內容包括汽車板金、銲接、板面修護和噴漆等技術。職能學院本年度唯一一班的汽車板噴修護職能培育班於今日結訓,學員即將正式進入汽車板噴修護行業,將所學技能應用於職場。

  永翰(化名)曾從事程式設計工作,在公司縮編裁員後暫時轉入外送行業,因對車輛維修有興趣,便報名參加了本次培訓。他表示,汽車板噴是一門需要不斷精進和創新的技術,他希望能在行業內工作及歷練,不斷提升技能。家德是一位攝影師,曾在澳洲生活兩年。他說,他對噴漆有特別的喜愛,因為它可以讓生活中的許多東西變得更美觀和個性化。他計畫在結訓之後投入車廠,累積經驗和資金,未來有機會到澳洲開設自己的汽車板噴修護店。

  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汽車板噴修護是一門技術要求高且不斷發展的領域,鼓勵他們保持對行業的熱情,持續提升自己的技能,相信他們在這個行業中會取得優異的成就,職能學院也將繼續致力於培育優秀的職場人才,並為學員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支持。

  職能學院高俊儀主任說明,學院每年皆規劃多元課程,為民眾打造一技在身求職就業全攻略。學院113年上半年職能培育暨職能進修課程招生簡章已上網公告,歡迎有就業、轉職、進修需求的民眾可至學院網站 https://www.tvdi.gov.taipei/ 查詢最新招生訊息。

  • 圖說一: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汽車板噴修護職能培育班上課照片 - 汽車噴漆。
  • 圖說二: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汽車板噴修護職能培育班上課照片 - 汽車板金。

「2023看見Taiwan路跑」活動週日登場, 相關交通管制措施,請用路人提前改道行駛

       齊柏林基金會訂於112年12月3日(星期日) 5時至10時,假本市市民廣場(起點)及大佳河濱公園(終點)舉行「2023看見Taiwan路跑」活動,為維護交通秩序與活動安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將實施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管制路段及時間如下:
一、市府路(松高路至松壽路):0時至7時30分管制全線車道。
二、信義一號道路:5時至7時管制全線車道。
三、仁愛路(逸仙路至林森南路):5時20分至7時30分管制中央快車道及公車專用道。
四、建國高架道路:5時20分至6時40分管制仁愛路出口匝道。
五、金山南路(仁愛路至濟南路):5時20分至7時30分管制南往北內側2線車道;5時50分至7時30分管制北往南全線車道。
六、新生高架道路:4時至8時30分管制全線各入出口匝道。
七、濱江街(新生北路至基10號水門):6時至8時管制西往東內側2線車道。
八、中山橋:5時30分至7時管制南往北機慢車道,機車改道行駛快車道。
九、北安路(北安匝道至明水路):5時30分至7時50分管制西往東全線車道。
十、明水路(北安路至樂群一路):5時30分至7時50分管制西往東全線車道。
十一、樂群一路(明水路至敬業三路):5時30分至7時50分管制西往東全線車道。
十二、大直橋明水路匝道:5時30分至7時50分管制該匝道出口。
十三、基8、9、10號疏散門:5時至10時管制車輛進入。
十四、基16號疏散門:5時至8時管制車輛進入。
十五、麥帥一橋:5時30分至8時40分管制機慢車道(往市區方向)。
       活動管制期間,請用路人避開交通管制路段,提前改道行駛,規劃改道動線如下:
一、欲穿越仁愛路往北(南)車輛:改道林森南路、建國高架橋或基隆路車行地下道。
二、新生高架道路車流:改道行駛新生北路平面車道、中山北路。
三、北安路(圓山隧道至明水路)往東車輛:改道行駛北安路東往西內側1線調撥車道。
四、明水路、樂群一路之西往東車流:請改道行駛北安路、樂群二路。
五、麥帥一橋機慢車道:改道行駛麥帥一橋快車道。
       活動期間賽道沿線實施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管制範圍內之公車候車處暫停服務,民眾如欲查詢公車改道路線,請利用臺北市公共運輸處網站http://www.pto.gov.taipei/查詢相關資訊。
為維護本市道路交通安全與順暢,減少用路人因交通管制造成之不便,         該局籲請用路人於活動管制期間提前改道或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留意收聽警察廣播電臺路況插播報導,並遵守現場執勤員警及義交人員指揮行駛,共同維護交通安全與秩序。  
 

  • 交通管制圖

職能學院汽車板噴修護班學員結訓 展現行業熱情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長期致力於培育職場人才,幫助學員獲得進入各行業的機會。在受訓期間,學員通過專業學習、實作和職場適應實習,充分掌握該行業的基本技能。職能學院的汽車板噴修護課程一直受到業界的高度評價,課程內容包括汽車板金、銲接、板面修護和噴漆等技術。職能學院本年度唯一一班的汽車板噴修護職能培育班於今日結訓,學員即將正式進入汽車板噴修護行業,將所學技能應用於職場。

永翰(化名)曾從事程式設計工作,在公司縮編裁員後暫時轉入外送行業,因對車輛維修有興趣,便報名參加了本次培訓。他表示,汽車板噴是一門需要不斷精進和創新的技術,他希望能在行業內工作及歷練,不斷提升技能。家德是一位攝影師,曾在澳洲生活兩年。他說,他對噴漆有特別的喜愛,因為它可以讓生活中的許多東西變得更美觀和個性化。他計畫在結訓之後投入車廠,累積經驗和資金,未來有機會到澳洲開設自己的汽車板噴修護店。

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汽車板噴修護是一門技術要求高且不斷發展的領域,鼓勵他們保持對行業的熱情,持續提升自己的技能,相信他們在這個行業中會取得優異的成就,職能學院也將繼續致力於培育優秀的職場人才,並為學員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支持。

職能學院高俊儀主任說明,學院每年皆規劃多元課程,為民眾打造一技在身求職就業全攻略。學院113年上半年職能培育暨職能進修課程招生簡章已上網公告,歡迎有就業、轉職、進修需求的民眾可至學院網站https://www.tvdi.gov.taipei/查詢最新招生訊息。

  •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汽車板噴修護職能培育班上課照片- 汽車板金
  •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汽車板噴修護職能培育班上課照片- 汽車噴漆

亻厓在臺北亻厓會講客,臺北市幼兒客語學習計畫20有成邁向新里程

      「亻厓在臺北 亻厓會講客」! 幼兒園小朋友以自信的口吻大聲說出了臺北市幼兒客語學習計畫的願景! 母語扎根,從幼做起! 掌握幼兒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從成立之初,即開辦幼兒園客語學習計畫,到今年(2023)邁向第20年,從最初3所種子學校試辦,到今日維持每年20家以上幼兒園參與客語學習計畫,孩子們從小接觸客家文化,學習客家生活用語,以穩健扎根的步伐讓客語在臺北市遍地開花。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表示,臺北市幼兒客語學習計畫在成立之初,即以長遠扎根的計畫模式開展,邀請專家學者研擬相關配套計畫方案,提供客語教學教材、安排客語教師師資訓練、後生師資培育以及訪視幼兒園教學活動現況並輔導幼兒園將客語融入日常生活,更同時提供客語故事屋、義民嘉年華文化體驗與成果觀摩發表等活動,以完整的學習方案以及教學資源,提供幼兒親子家庭接觸學習客語。

       為了更加強幼兒園客語教學的深度,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在年初即規劃了「客語示範幼兒園」計畫,邀請樟新非營利幼兒園試辦合作,具體實施各項試辦計畫,包括提高客語課程活動時數、全園皆投入客語學習、客家文化情境布置、擴大參與各項客家活動、並聽取專家學者建議、安排親師溝通…等等,期使未來有更多的幼兒園能夠參與,讓幼兒園的客語文化課程活動安排,成為幼兒園優質特色亮點,也讓更多親子家庭都能支持認同多元文化。 

       臺北市客委會徐世勲主任委員更進一步的表示,臺北市是個國際化的都市,未來孩子們都會在各種語言使用環境下適應且成長,使用各種本土語言聽說應對成為必然,「亻厓在臺北,亻厓會講客」是都會客家的新樣貌,而客語示範幼兒園就是翻新都會客家新樣貌的根基,無論是在課程活動的設計、環境布置以及客語融入日常生活,都有嶄新的發展,從生活習慣做起,翻轉大家對客家傳統的刻板印象。

       邁入第21年,臺北市客委會還有多項新作為,例如擴大義民嘉年華親子活動專區、轉型精進補助臺北市幼兒園辦理客語教學計畫等等,讓客家走入現代、接軌國際。質量並重,孩子們在優質且具有完整實施方式的臺北市幼兒客語學習計畫2.0中逐步成長,不只會說客語,更具備了語言發展基礎,客家母語文化成為涵養幼兒深厚語言及文化基礎的必要養分。每年2-3月間開放臺北市各公私立、非營利幼兒園申請「補助臺北市幼兒園辦理客語教學計畫」,詳情請上臺北市客委會官網,歡迎更多幼兒園所加入推動客語的行列。

  • 1129幼兒客語示範幼兒園記者會新聞稿.odt
  • 62C0F8ED-A82F-4BDB-BDE9-999F945F28D9
  • CF6F163F-8094-4074-B7CF-DCE6ECA6149A
  • IMG_3796
  • IMG_3850
  • IMG_3865
  • S__96280579

「臺北市工作者職業災害慰問金發給自治條例」經臺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審議通過

  臺北市議會今(29)日上午召開第14屆第2次定期大會法規委員會,感謝議員支持通過本市「臺北市工作者職業災害慰問金發給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修正內容包括:適用對象擴大至所有工作者,包括外送員、實習生、志工等都列入保障,及死亡給付金額從原本的30萬元提高至36萬元,給付範圍由原失能傷害等級1至5級擴大至失能傷害等級6級至15級給付2萬元,傷病住院連續5天以上也可給付1萬。

  蔣萬安市長上任後,特別關心本市從業的所有工作者權益與安全,包括指示勞動局研議提高職業災害慰問金之相關保障,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工作者係為社會的重要資本,也是臺北市進步的原動力,一但發生職業災害,家庭頓失經濟依靠,或於醫療、復健、復工過程可能面臨心理壓力及與雇主協商不確定性,都亟需社會資源協助,故本次修法更能增進及保障職業災害工作者之權益,增進職災勞工福祉。同時也要再次感謝法規委員會各位議員的支持,順利通過修正草案,也期待未來送到大會審議時能給予本案支持,如能順利於年底前三讀通過,最快將於113年1月起正式實施。

臺北市單週新增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 呼籲民眾落實孳生源清除 如有症狀儘速就醫

    臺北市1122日至28日新增4例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個案潛伏期間均有南部活動史,其中曾至臺南市2位、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位。年齡介於20至60多歲,居住地分別為文山區、大安區、中山區及信義區各1例,確診個案發病時均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骨頭痛等登革熱典型症狀,就醫通報後於11月22日至27日間確診,同住家人皆無症狀。各行政區區級應變工作小組已發動社區清潔,進行社區孳生源清除及環境噴消等防治工作。

     北市衛生局表示,112年截至11月28日,臺北市累計94例登革熱確定病例,境外移入43例、本土病例51例,分別分佈於文山區10例、北投區9例、中山區、大安區及萬華區各5例、內湖區及士林區各4例、南港區3例、信義區及松山區各2例、中正區及大同區各1例,其中42例已監測期滿,餘9 例尚在監測中。

     北市衛生局呼籲,國內登革熱疫情雖已漸趨緩,但近一週仍確診759例,加上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下降偶有降雨,請市民加強環境巡檢,進行積水清除、容器減量,並落實「巡、倒、清、刷」,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活動時注意防蚊措施,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及皮膚裸露部位要塗抹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以減少病媒蚊叮咬傳播風險。若有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痛、關節痛、出疹、噁心、腹痛等登革熱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登革熱相關資訊可至北市衛生局官網登革熱專區查詢,或致電臺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詢問。

  • 孳清照片
  • 噴消照片

國內外專家齊聚「2023臺北會展論壇」 跨域鏈結地方創生激發新創意

疫後國際會展活動辦理逐漸回復疫前水平,各城市的文化節慶活動也陸續回歸,雙向帶動城市觀光消費與經濟,國際上會展活動與地方文化結合的新趨勢也順勢而生。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今(29)日於台北101大樓舉辦「2023臺北會展論壇」,以「跨域整合打造會展新風貌」為題,深入解析國內外知名節慶及活動個案,以地方文化為核心推動體驗觀光、為臺北市打造出新的城市吸引力,讓會展及商務旅客願意在未來不斷回訪臺北。

 

觀傳局指出「2023臺北會展論壇」邀請地方創生教母-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分享如何從地方創生找出屬於自己城市的特色活動;ICCA亞太區分會主席、國際知名會展顧問公司GainingEdge資深經理Jane Vong Holmes也分享現今受矚目企業社會責任(CSR),怎樣融合至活動辦理中。此外,大型觀光集團六福萬怡酒店總經理莊宏奇以「飯店的創新與挑戰」為題,分享如何以專業管理、結合國際化與獨特風格特色,進行全方位旅遊觀光產業發展,並善用自身優勢,成為商務及觀光飯店的領頭羊;曾參與策劃臺灣多處地方指標藝文活動的總策展人BIAS 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劉真蓉,則提出打造保有傳統宗教文化又兼具當代設計思維的城市祭典新趨勢。

 

觀傳局也補充,為搶攻會展與獎勵旅遊商機,今年主動出擊參加海外會展專業展,包括美洲國際獎勵旅遊與會議展(IMEX America)、亞洲國際旅遊展(ITB Asia),更邀請海外買家至臺北市踩線體驗,目的就是希望可以鏈結國際市場﹔本次臺北會展論壇邀集國內外專家齊聚一堂,也是期待透過與談分享,汲取營造臺北市城市吸引力的養分,因此將論壇主軸跨足到地方創生,期望以在地特色搭配節慶活動,讓一個城市更具特殊性與生命力。

 

除此之外,臺北市政府觀傳局也持續針對國際會議、展覽、商務獎旅團提供補贊助方案與行政協助,歡迎有意在臺北舉辦會展活動的主辦單位,透過觀傳局的會展一站式服務窗口 micetour@gov.taipei ,了解更多臺北提供的會展支持方案及相關申請規定,亦可在「EXPO Taipei」 連結 掌握會展最新資訊。

 

觀光傳播局代表及論壇講師大合影。觀光傳播局代表及論壇講師大合影。

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

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

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

與會者專注聆聽,吸取各界經驗分享。與會者專注聆聽,吸取各界經驗分享。

會展專家於論壇中交流。會展專家於論壇中交流。

論壇與會者大合影。論壇與會者大合影。

  • 照片圖說1 觀光傳播局代表及論壇講師大合影。
  • 照片圖說2-1 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
  • 照片圖說2-2 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
  • 照片圖說2-3 國內外會展專家互相交流分享。
  • 照片圖說3 與會者專注聆聽,吸取各界經驗分享。
  • 照片圖說4 會展專家於論壇中交流。
  • 照片圖說5 論壇與會者大合影。

12月3日至10日臺北大巨蛋亞錦賽 請「搭捷運」、「坐公車」、「不開車」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2023年第30屆亞洲棒球錦標賽」將於112年12月3日至12月10日於臺北大巨蛋舉辦,周邊大眾運輸便捷,鄰接捷運國父紀念館站、16線公車行經並於活動當日闢駛6線免費接駁車,呼籲民眾「搭捷運」、「坐公車」、「不開車」前往活動會場。

一、「搭捷運」

(一)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國父紀念館站」,由出口5或出口4出站,經忠孝東路四段通廊前往球場。

(二)外縣市之民眾,如搭乘台鐵、高鐵,可搭至臺北車站或南港車站後,轉乘捷運板南線至國父紀念館站。

二、「坐公車」

大巨蛋周邊計16線公車路線,已請業者視客況機動加密班次:

()捷運國父紀念館站(光復):202、204、254、278、282、288、 672與承德幹線。

()捷運國父紀念館站(忠孝):202、212、212直、299、600、919、臺北觀光巴士紅線、忠孝幹線。

()聯合報:202、212、212直、270、299、600、919、忠孝幹線、仁愛幹線。

三、「免費接駁」

此外,為提供民眾更便利之大眾運輸服務,遠雄巨蛋公司於光復南路規劃松山車站線、台北101/世貿線與松山機場線等3線;忠孝東路側規劃捷運忠孝復興線、捷運公館線與臺北車站線等3線,共6線活動免費接駁車如下,班距約10-30分鐘一班,依賽程於開場前及散場彈性增加班次,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松山車站線:松山車站→大巨蛋(光復南路)。

()台北101/世貿線:捷運台北101/世貿站→市政府(市府)→大巨蛋(光復南路)。

()松山機場線:臺北小巨蛋→松山機場→南京公寓(捷運南京三民)→大巨蛋(光復南路)。

()捷運忠孝復興線:捷運忠孝敦化站→捷運忠孝復興站→微風廣場→大巨蛋(忠孝東路)。

()捷運公館站線:捷運科技大樓站→捷運公館站→大巨蛋(忠孝東路)。

()臺北車站線:臺北車站(東三門)→大巨蛋(忠孝東路)。

散場時,請多加留意園區指引標示與工作人員引導,抵達各公車與接駁車乘車上車處。

    如對公車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 亞錦賽首戰台北大巨蛋final_ol.pdf
  • 免費接駁車行駛動線及停靠站位.pdf